close

CBC和Netflix播出時間: 2017

中文翻譯:雙面格蕾絲

加拿大迷你影集,共一季六集。

 

改編自Margaret Atwood的同名小說(這本可是Giller prize得主),Margaret Atwood是個加拿大作家,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應該是改編成著名影集的那本《使女的故事》吧。

 主角Grace Marks是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子,1843年被控殺害主人之後做了三十年的牢,究竟是否真實殺人、教唆殺人或無辜被控至今是個謎。在歷史背景上,小說與影集沒有做太大的變動,卻對殺人與否提出了其他觀點,隱晦地對潛意識以及多重人格的存在做暗示,這點蠻有意思的。

Alias不是女主名字,反而是取一個"別名"的概念,這樣的暗示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翻譯成雙面格蕾絲也算翻得很漂亮。

除此之外,六集內容中對於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態度以及加拿大新世界的階級重洗狀況,透過三個女子的遭遇細細描繪,值得一看。

Sarah Gardon演得Grace非常非常棒,平靜壓抑的語氣帶著譏諷,以及尾韻裡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那些許的癲狂憤恨。

以致回去看了一點原文的我,腦袋裡都還是用她的面容她的聲音在讀那些溫和又尖銳的文字。

不過,步調真的非常緩慢幾近自傳,鏡頭和主角都存在著濃厚的壓抑感,非常非常需要耐性,也很容易睡著的一部片。

 

照慣例先來談談畫面。

這是我第二次看加拿大劇,第一部是長達六季的Killjoy(這部是個詼諧的科幻劇,很輕鬆很有趣,下次再來談談)。

兩部劇的風格相差極大,無從比較。

近乎每集都出現的縫紉畫面很有趣,那些密密的縫線似乎藏著什麼心思,而由女人編織的這些被子的圖案,都是她們彼此警醒與祈福的話語,如同女書也如同月經處理程序一般,那樣隱密,那樣團結。

而Alias Grace帶著這一種被子般的柔和感,粉嫩低飽和的穿衣風格以及綠地褐土藍天,連同花俏的飾品都沒有金光閃爍。然而久看下會有些微的不適,主因或許是那些特寫女子的縫紉畫面細緻得猶如審視,而女子操持家務的畫面又漫不經心的仿若低看。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標題下的十分貼合我的心得: "The Real Villain in Netflix's Alias Grace' Is the Male Gaze".

整部劇裡有三個女性,就是最後那件被子上的三個女性。

三種不同的生命,其幸福與否卻都由男子所操控,搭配著人們的各種言語,更是顯示出女子的自我是多麼被忽視。

Grace這樣說道。

"Men such as yourself do not have to clean up the messes you make. But we have to clean up our own messes and yours into the bargain. In that way, you are like children: You do not have to think ahead or worry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what you do,”

最可憎的不是男人控制的行為,而是毫不自覺自己傷害他人的想法。

 

先來談談Mary。

Mary作為一名女僕,有著自己的不甘,有著自己的渴望。

然而縱使她告訴Grace千萬別相信男人虛無的承諾,卻還是和主人的長子未婚生子。

這部分在看到的當下其實有點恨鐵不成鋼,但結合她那些反階級的想法,我想說不定這只不過是力爭上游的手段之一吧。

而在失望過後,她勇敢地選擇與其與孩子共死,不如先奪回自我生活。

這一步算是這整劇女人中最勇敢的一步,她拋開丈夫孩子的定義,奪取自己的人生,可惜密醫的墮胎卻仍導致了她的身亡。

 

和Mary對比的自然就是Nancy了。

Nancy成功墮胎後,在所謂的新大陸上找的一個不吝寵愛女人的上司,因而縱使一直是個沒有承諾的情婦身分卻依然在上司的垂青下有一個較好的生活。

於是才有了Grace的那句: 憑什麼Mary是那樣的下場,而你卻能過得這樣好。

然而,在那個不拘泥的上司眼中,女人就跟外衣一樣,看喜歡了隨便換。寵愛歸寵愛,女人終究只是附屬品,喜了就可以多寵點,厭了也就是換一個了事罷了。

(畢竟他雖然打了調戲Grace的男人,在軍中聚會上依然和同伴對反抗的下等階級極盡訕笑,要說他對階級有多平等我是不相信的)。

總之作為三人裡最依賴男性,並且又一次懷孕了的Nancy來說,失寵對她而言就是失去未來,男人的照顧是她得以生活的所有依據,也因此Grace對她的威脅劇大地讓她必須將所有可能性掐斷。

然而我絕對不會說她的刻薄導致那場悲劇,因為這兩個女人需得爭得你死我活,不就是這社會不給獨生女子活路嗎?

若找罪人,怎麼也得是Skinnear那肆無忌憚的目光吧!

 

回到我們的主角Grace身上。

她是退卻的,是驚慌的,過往父親造成的傷害以及Mary受到的鄙棄讓她不敢信任男人,又無法脫離男人,最終,她學著掌控男人。

男人們商量著定她罪,又商量著讓她進入家門伺候,最後,盤算著讓她無罪。

不就如Susanna的故事一般,定罪由他,脫罪亦由他。

於是她拿著針,掂量著跟Edward透露多少故事。

她要他猜,要他茫然,最後讓他發現自己什麼都沒猜中。

她用溫和迷茫的語氣織出一張大網,最後讓Edward看到憤怒自立的蜘蛛。

於是可憐的Edward啊,只能帶著滿心的不可置信,在戰爭後的創傷中,依舊執著於尋求自己能接受的所謂真相。

 

最後,對於真相,我是這樣解讀的。

書裡有這麼一句:"Gone mad is what they say, and sometimes Run mad, as if mad is a different direction, like west; as if mad is a different house you could step into, or a separate country entirely. But when you go mad you don't go any other place, you stay where you are. And somebody else comes in."

因此我相信,是失去Mary的悲傷過度讓Grace產生了第二人格,一個以Mary性格為主的保護性人格。不過,真相真的不是這麼重要的。

 

那樣一個社會,節育是罪、墮胎是罪、未婚生子也是罪,男人只管播種,再把所有的辛勞加諸女子身上,看著很氣,卻也深深明白這確實存在過。

也因此,最後那段把男人玩在手心的自白,在五集的壓抑之後,真的非常爽快。 (雖然黑得不可思議的眼珠真的好嚇人)
 

總之是一部超級慢步調的劇,也容易讓自己心情鬱悶。

但是中間不斷穿插的縫被子畫面很療癒,拼布被子也很美。 半夜失眠可以看(#

 

[註一] Parkinson家和州長家中出現許多18-19世紀的畫作,畫作都出自丹麥國立美術館。

[註二] Skinnear家裡那幅Susanna and the Elders是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故事,猶太教和基督教是不承認的。內容和影集裡說的一樣,就是兩個男子求愛不成誣告女方,最後計謀敗露的故事。我不信教,所以這對我來說就是個可憎的故事,關於女性的束縛以及男性對女性命運的主宰,無論有罪無罪,都由男人控制。網路上則對Skinnear省略的故事加以說明,女方當時是在花園洗澡,而被那兩名男子看見,也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是暗示這世界的女性,總在男性目光之下。

[註三] 三篇有趣的相關讀物:

https://electricliterature.com/the-real-villain-in-netflixs-alias-grace-is-the-male-gaze/

這篇對於整部的女性壓抑有很重的描寫,嚴重到甚至有些藍色窗簾的程度,卻能很精準的點出觀眾看劇時那種渾身不對勁的不舒服感究竟來源何處。前頭那句話跟棉被的想法都是這裡來的。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mysterious-murder-case-inspired-margaret-atwoods-alias-grace-180967045/

這篇有關於真實歷史的一些報導和評論,不長,但可以對比著劇情思考。

https://www.litcharts.com/lit/alias-grace

這部分是Atwood原小說的內容分析,內容很豐富,我也還沒看完。

不過這劇讓我想回頭看原著了,或許看完再回頭讀完這篇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perd 的頭像
    sheperd

    wordaholic

    shepe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